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最新新闻 >
在这些保护区里看见大美湖南!
发布日期:2022-08-21 05:31   来源:未知   阅读:

  南山国家公园,包括城步苗族自治县、绥宁县、新宁县和东安县的相关辖区,是我省唯一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拥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种,林麝、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云豹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岳阳境内,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江段南侧。南集“四水”(湘、资、沅、澧),北调长江,广袤无垠。

  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湿地类型保护区。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13年,位于湘西北保靖县境内,是以珍稀雉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集中分布最多的区域之一。

  区内保存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已发现维管束植物约2500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8种;已查明陆生脊椎动物320余种、鱼类约40种、昆虫约700种。

  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总面积17075.5公顷。

  保护区以云豹、林麝、黄腹角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和绒毛皂荚、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等珍稀濒危植物及其群落,以及我国亚热带少数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森林植被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湘西自治州古丈县,成立于1993年,土壤肥沃,生态条件优越,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

  行走其中,看见珍稀濒危植十分寻常,比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钟萼木、青钱柳、篦子三尖杉、瑶山梭罗等,都以群落形式存在。还吸引了一伙“珍禽异兽”定居。有云豹、林麝、中华秋沙鸭、穿山甲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金猫、斑羚等3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远县南部,总面积10236公顷,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南岭山地萌渚岭北坡大面积的原生型典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为主。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莽山烙铁头蛇,潜伏在莽山的深林之中,是莽山特有蛇种,有“蛇中熊猫”之称。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宜章县南部,紧邻广东省,总面积19833公顷。1957年被确定为自然景观区,是我国首批建立的自然保护地之一。1982年设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现已记录有脊椎动物375种,其中有黄腹角雉、莽山烙铁头蛇、云豹、林麝等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5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鸽子花”开了。珙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也是中国特有物种,是世界著名观赏植物。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2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石门县境内,总面积66568公顷,是湖南省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壶瓶山目前有珙桐、红豆杉、大黄花虾脊兰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有香果树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1种;有豹、林麝、小灵猫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7种,有黑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0种,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并获得“东方诺亚方舟”的美称。

  湖南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会同县东南部,2001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种,其中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莼菜、钟萼木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0种,其中有穿山甲、小灵猫、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1种。

  松下兰属于水晶兰属,是一种腐生,无须光合作用,生长于高山密林下的半透明植物,又是一味极其名贵药材,被称之为林海珍珠,山中瑰宝。

  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桂东县西部,1982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其境内的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属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

  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其中一级5种,即银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二级16种。据调查,保护区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其中一级5种,即华南虎、云豹、金钱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二级38种。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桃源县南部,地处雪峰山余脉的北坡,是湘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乌云界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有华中低海拔地区现存面积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众多,有野生脊椎动物201种、无脊椎动物999种。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永顺县东南部,总面积26347.6公顷,属全球重点保护的200个生态圈之一,森林覆盖率达到92.5%。

  已查明拥有植物15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419种、纤维植物150多种,包含珙桐、红豆杉、伯乐树、银鹊树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3种;拥有脊椎动物208种、昆虫738种,包括金钱豹、云豹、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保护动物36种。

  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化县境内西北部。保护区总面积14239公顷,核心面积6094.3公顷。六步溪原始次森林是湖南雪峰山北部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次森林。

  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种:南方红豆杉、银杏,Ⅱ级保护植物36种。保护区内现已发现脊椎动物220余种,多个动物种类在湖南第一次发现,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4种:白颈长尾雉、云豹、林麝、穿山甲,国家II级保护动物27种。

  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陵县境西北隅,总面积13041公顷。2008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动植物王国”“天然动植物标本库”。

  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南方红豆杉、银杏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9种。区内有脊椎动物242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二级保护动物29种。保护区内有湖南马蓝、血皮槭、借母溪林蛙等特有物种。

  湖南都庞岭自然保护区位于道县和江永县境内,保护区由湖南省人民政府1982年批准建立的道县千家洞、江永大远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桃源望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14年,位于桃源县西部观音寺镇境内,西部和南部与沅陵县接壤。总面积为2570.46公顷,主峰一峰尖海拔为918.1米。

  保护区内植被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9种。区域内共记录野生脊椎动物215种。

  桂阳南方红豆杉柔毛油杉省级自然保护区,属野生植物类型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南方红豆杉、柔毛油杉两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为保护对象。

  该保护区是湖南省境内南方红豆杉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且百年以上古树众多的区域。同时,保护区内还分布有6000余亩柔毛油杉,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柔毛油杉群。

  茶陵云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茶陵县西部,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峡谷、丹霞和岩溶地貌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和及其栖息生态环境为主。

  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特有、珍稀、古老性种类多,已记录种子植物1200余种,野生脊椎动物186种,包括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7种。

  湖南武冈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冈西南部,气候适宜,动植物资源丰富,现已记录种子植物1461种,其中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樟树、黄连、野大豆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

  已记录脊椎动物253种,其中有云豹、白颈长尾雉、红腹角雉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虎纹蛙、苍鹰、小灵猫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

  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距县城大约20公里,面积100.8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597.9米,是全国最大的丹霞峰林地貌之一。

  万佛山的木本植物多达1118种,森林覆盖率相当高,地质学家们因此将其比作“绿色万里长城”,认为无论是峰顶、坡地、谷底植被都很发育,而且保护得很好,在湖南所有丹霞地貌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江永源口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永县,地处湘桂交界,总面积5496.2公顷,属珠江水系西江桂江系源头之一。

  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完整自然,植被类型多样且保存较完好,保存有大面积近原始的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林,分布有大量亚热带与热带过渡区植物种类,是研究此类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遗传多样性及植物地理的天然参照系统。

  安化红岩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设立,位于安化县东坪镇木子管区境内。地理位置优越,距桃花源26公里,距安化县县城4公里。总面积89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

  保护区有水杉、水松、红豆杉、银杏、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有福建柏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7种;有金钱豹、云豹、林麝、灰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有穿山甲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3种。

  凤凰九重岩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凤凰县,成立于2005年,是以保护中低海拔原生态动植物环境为目的而成立的保护区域。

  已查明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巴东木莲等12种;已发现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林麝、穿山甲、云豹、大灵猫等,还有猕猴等7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张家界索溪峪省级自然保护区,1984年设立,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部,总面积达4300公顷。保护区位于武陵山脉余脉,境内以中低山地貌为主。由于地面切割剧烈,形成千峰耸立、万石峥嵘、沟谷交错、溪水纵横的奇特地貌。

  保护区内容森林总蓄积量为48.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8%,动植物资源丰富。已记录植物种类有1463种,其中有银杏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0种;已记录动物资源14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大鲵、虎纹蛙、猕猴等。

  泸溪天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11年批准成立。保护区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

  保护区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6.5%。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26种;发现湖南新记录物种13种。白冠长尾雉在保护区有一定数量的野生种群存在。

  花岩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常德城南50公里处,与桃源、安化县交界。保护区由中心区、五溪湖、龙凤湖、栖凤山和仙池山五大景区组成,占地面积955公顷。

  该保护区森林以杉、梓、松为主,野生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珍稀野生动物有89种之多,最具特色的是每年4月至10月区内有约十万只鹭鸟。这一候鸟群体为江南一大奇观,也为花岩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赢得了“中国白鹭之乡”的美誉。

Power by DedeCms